退出青少年模式
  • 隐剑长安
    七辛海棠 军人连载
    盛唐,曾经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百万人口的大都市,曾经万方来朝的大唐盛世,拥有广袤的土地和开放的文化。但是就在安史之乱的短短十年中,盛唐便迅速转衰,藩镇割据迅速形成,昔日的盛唐不再。作品通过历经四朝元老、邺侯李泌的角度,以史诗性的画面,展现了玄宗、肃宗、代宗、德宗时期的历史风貌,并从书生、百姓、军人的角度,揭示了李氏皇族对国家动荡所应承担的责任,歌颂了普通民众和军人在安史之乱中舍生取义、杀身成仁的爱国精神。
    31.7万字
  • 日本开国五十年史:海军史
    山本权兵卫 成功之道完结
    1853年7月,美国东印度舰队抵达日本,使日本幕府由“锁国”而至“开国”,效仿西方走上资本主义道路。日本的明治维新,便是其“开国”的直接结果。《日本开国五十年史》由“近代日本的设计师”大隈重信组织编撰,联合伊藤博文、山县有朋等执政者和见证者,全面回顾“开国”以来的五十年间,日本社会思想、政治、经济、军事、法制、外交、工业、商业、教育、传媒、医学等各方面的情况,尤其是诸般制度上的逆天改命的建设创新,言简意赅,读之可明瞭其举国变革的艰难破局和成功之道。宣统元年,日方曾将其汉译本献给清廷及各地督抚,引发我国朝野的激烈讨论。全文合计五十二卷,此系其中之一。
    6034字
  • 日本开国五十年史:政党史
    浮田和民 成功之道完结
    1853年7月,美国东印度舰队抵达日本,使日本幕府由“锁国”而至“开国”,效仿西方走上资本主义道路。日本的明治维新,便是其“开国”的直接结果。《日本开国五十年史》由“近代日本的设计师”大隈重信组织编撰,联合伊藤博文、山县有朋等执政者和见证者,全面回顾“开国”以来的五十年间,日本社会思想、政治、经济、军事、法制、外交、工业、商业、教育、传媒、医学等各方面的情况,尤其是诸般制度上的逆天改命的建设创新,言简意赅,读之可明瞭其举国变革的艰难破局和成功之道。宣统元年,日方曾将其汉译本献给清廷及各地督抚,引发我国朝野的激烈讨论。全文合计五十二卷,此系其中之一。
    2.4万字
  • 日本开国五十年史:陆军史
    山县有朋 成功之道完结
    1853年7月,美国东印度舰队抵达日本,使日本幕府由“锁国”而至“开国”,效仿西方走上资本主义道路。日本的明治维新,便是其“开国”的直接结果。《日本开国五十年史》由“近代日本的设计师”大隈重信组织编撰,联合伊藤博文、山县有朋等执政者和见证者,全面回顾“开国”以来的五十年间,日本社会思想、政治、经济、军事、法制、外交、工业、商业、教育、传媒、医学等各方面的情况,尤其是诸般制度上的逆天改命的建设创新,言简意赅,读之可明瞭其举国变革的艰难破局和成功之道。宣统元年,日方曾将其汉译本献给清廷及各地督抚,引发我国朝野的激烈讨论。全文合计五十二卷,此系其中之一。
    1.2万字
  • 博物志
    张华 公版书完结
    《博物志》是西晋张华编撰的博物学笔记小说,全书共十卷,内容涉及山川地理、异国民俗、奇禽怪兽、草木药术、方士神话、典礼器物等等,是继《山海经》之后,又一部包罗万象的奇书。原书已散佚,今本是由后人辑录而成的。
    5.7万字
  • 今古奇观
    抱瓮老人 公版书完结
    中国明代末年短篇白话小说集,姑苏抱瓮老人编。小说多角度、多方位地反映了当时市民阶层的生活状况和思想感情,内容庞杂,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当时社会丰富的画卷,反映了当时社会人们在道德、行为、性格、心灵之间的矛盾斗争和冲突。那些有着进步思想的作品,永远是文学宝库中的珍品,在创作艺术上也有很高的价值。
    46.5万字
  • 尹文子
    (战国)尹文 经典完结
    “尹文子”旧列名家,今本仅一卷,分“大道”上下两篇,语录与故事混杂,各段自成起讫。上篇论述形名理论,下篇论述治国之道,可以看作是形名理论的实际运用。其思想特征以名家为主,综合道法,亦不排斥儒墨。自道以至名,由名而至法,上承老子,下启荀子、韩非。本书的形名论思想,为研究中国逻辑思想史者所重视,其对语言的指称性与内涵等关系的思考,颇值得玩味。文章善于运用寓言说理,虽然不如“白马非马”有名,但是却很有趣味,其中讲一个人,给儿子取名“盗”和“殴”,结果挨了一顿打。抛开让人犹如雾里看花般的“道”、“名”、“形”,看看古人的调皮之处,也是一得。
    7639字
  • 韩非子
    韩非子 文学完结
    韩非子是中国战国时期(前475-前221)著名的哲学家、法家学说集大成者、散文家。他创立的法家学说,为中国第一个统一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的诞生提供了理论依据。韩非子攻击主张“仁爱”的儒家学说,主张法治,提出重赏、重罚、重农、重战四个政策。韩非子提倡君权神授,自秦以后,中国历代封建专制主义极权统治的建立,韩非子的学说是颇有影响的。
    8.6万字
  • 闲情偶寄
    李渔 文学完结
    本书是几百年来描述中国人生活艺术的极为出色的著作之一。本书的特点是从养生的角度出发,详细谈论中国人的生活艺术,例如富人、贵人和穷人的行乐之法,春、夏、秋、冬的行乐之法,以及睡、坐、行、立、饮的行乐之法,其中处处体现了中国人机智、幽默和乐生达观的一面。难怪林语堂先生在他的著名的“生活的艺术”一书中,对李渔的人生态度非常欣赏,并在书中多次引用了其中的有关内容。本书在分段注解、翻译和内容的编排上独具特色,相信读者会在这种旁通博览的阅读中产生一种愉悦的感受。
    2.1万字
  • 拜月亭
    关汉卿 爱情完结
    “拜月亭”,又名“王瑞兰闺怨拜月亭”,与王实甫的“西厢记”、白朴的“墙头马上”、郑光祖的“倩女离魂”一起,被誉为元杂剧中的四大爱情剧。本书主要讲述书生蒋世隆a与王瑞兰在兵荒马乱时候的离合故事。共四折一楔子。紧紧围绕爱情与封建家长制度和封建门第观念,有条不紊地展开矛盾。
    1.1万字
  • 林泉高致
    郭熙 艺术完结
    “林泉高致”由郭思编述其父郭熙的创作经验和艺术见解而成。全书分六节,即序言、山水训、画意、画诀、画格拾遗、画题。中国北宋时期论山水画创作的重要专著。“林泉高致”在今存六节中“序言”和“画格拾遗”两节为郭思所写,其余四节均为郭煕之词,乃郭熙生前所述,由郭思记录整理而成。存世的古版本有北京图书馆藏明抄本、“四库全书”文津阁本和文渊阁本等。
    3.6万字
  • 绿牡丹
    二如亭主人 时代完结
    《绿牡丹》,又名《四望亭全传》、《龙潭鲍骆奇书》,以行侠仗义为基调,演述当时佞邪当道,权奸仗势欺人,鱼肉乡里,激起山东“旱地响马”花振芳、江南“江湖水寇”鲍自安的义愤,他们集结了一批江湖义士,除暴安良,锄奸扶弱;并辅助宰相狄仁杰起兵,迫使武则天退位、迎庐陵王还国登基,众人蒙受封赏。
    19.5万字
  • 百断奇观重订龙图公案(无注释版)
    佚名 小说完结
    本书原名《百断奇观重订龙图公案》,今据民间口头通称改为《包公案》。是书收录宋代包拯审案断狱的短篇故事一百则。包拯,字希仁,庐州合肥县(今安徽合肥)人。北宋真宗咸平二年(999)生于宦门之家,官至龙图阁直学士,开封府尹。一生为官近三十年,以为人刚毅、风骨清介、为民做主、不畏权贵、执法如山、铁面无私、断案如神而著称于世,人称“包青天”,是百姓心中正义、正直、廉洁、公明的代表和化身。
    34.6万字
  • 开辟演义(无注释版)
    周游 文学完结
    叙述了从盘古开天辟地、三皇五帝、夏商到周武王吊民伐罪,叙事严谨,渲染帝王事迹。《开辟演义》语言并不生动,有些地方甚至可以说是生涩。书中的大神全都成了有德有能的大贤,贤明君主的对立面全是神恶不赦的大奸大恶之徒,事实并非如此,大家阅览时要自己好好斟酌。
    10.4万字
  • 奉天录(无注释版)
    赵元一 文学完结
    全书共四卷。唐赵元一撰。本书是记载德宗避难奉天时期的第一手资料。体例是按日叙事,多记功臣勋业及逆臣言行,以示惩劝,并常作简短评论。其叙事记言往往较正史详尽可信,可据以考订事实真相,虽间有失实之处,不足为病。
    2.5万字
  • 李娃传(无注释版)
    白行简 古典文学完结
    “李娃传”又称“汧国夫人传”,是汉民族最优秀的传奇小说之一,共一卷。作者白行简(776-826)。“李娃传”作于贞元十一年(795),可能根据汉族民间说唱故事一枝花话改编而成,收入“太平广记”484卷。
    4554字
  • 灵台秘苑(无注释版)
    庾季才 社会完结
    十大帝王藏书,涉及帝王及政治生命与私人生活的各个重要方面,全面展示了处于中国社会金字塔顶端的帝王最为重视、最为关注的各项内容,无论是治国、御下、教子、养生,还是风流、狎邪、房术、厚黑,帝王以其至高无上的统治地位,令其藏书亦达到古代中国社会几千年累积之全部知识与智慧绝顶。
    10万字
  • 正统道藏目录(无注释版)
    不题撰人 文学完结
    本书的内容十分庞杂,篇卷数量很大,既有大批道教的经典、丹经、符箓、戒律以及神仙人物传记、宫观山志等等,又有儒家和诸子百家著作上百种,还收入不少有关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著作,如医药学著作和天文历法著作等等。
    3.2万字
  • 二十四孝(无注释版)
    郭居敬 文学完结
    “孝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,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,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。元代郭居敬编成《二十四孝》。《二十四孝》全名《全相二十四孝诗选》,由历代二十四个孝子从不同角度、不同环境、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辑录而成。
    2409字
  • 容斋随笔(无注释版)
    洪迈 历史完结
    “容斋随笔”共“五笔”,74卷,1220则。其中,“容斋随笔”16卷,329则;“容斋续笔”16卷,249则;“容斋三笔”16卷,248则;“容斋四笔”16卷,259则;“容斋五笔”10卷,135则。据作者自述,该书写作时问历经近三十年。可以说“容斋随笔”是作者数十年博览群书、经世致用的智慧和汗水的结晶。 “容斋随笔”内容繁富,议论精当,是一部涉及领域极为广泛的著作,自经史诸子百家、诗词文翰以及历代典章制度、医卜、星历等,无不有所论说,而且其考证辨析之确切,议论评价之精当,皆倍受称道。其最重要的价值和贡献是考证了前朝的一些史实,如政治制度、事件、年代、人物等,对历代经史典籍进行了重评、辨伪与订误,提出了许多颇有见地的观点,更正了许多流传已久的谬误,不仅在中国历史文献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,而且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亦意义重大。
    8.4万字